操作性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其操作过程中某些变量含义的方法,及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变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对于金属蚀刻而言,在各个工序的加工过程中,都一定会要求某个加工工序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否者整个加工过程将会生成出不合格的产品。而这些指标必须是可以通过目测或通过特定的工具或方法可以检查到的,并且这种检查方法要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只有符合这些基本条件的工艺才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在工艺文件中切不可采用无法定量的语音或非法定制单位来描述,对于生出来说这是不允许的。工艺所描述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不带任何理论和非通用的语言。比如,对于工件除油,在工艺中要规定其成分组成、成分浓度范围、除油温度、除油时间,对于这些参数不能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这里就会采用分析的方法温度计及测量方法等对溶液中的成分浓度、温度、时间进行测量、观察、如不满足工艺的规定范围,可以通过调整的方式来似其得到满足。而对于经除油处理的工件在检查其效果时,在生产线极少有采用仪器来进行检查的,这时就可以采用目视的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的依据是,经过除油干净的工件表面是亲水的,原理来进行。于是,在工艺中规定一个目视检查方法,即工件表面的水膜连续30s不破裂为合格。对于金属蚀刻后的尺寸检查,用目测的方法显然是不允许的(除非有特殊规定),这是要用卡尺或显微镜进行检测。
工艺流程设计除了上述的几点要求外,语音的表达准确,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更为重要,并且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切不可采用一些不可量化的语句,以免使操作者在理解上与工艺本身出现差错而造成对方法及检查上的误解。比如,对于有深度要求的工件,经蚀刻后的质检检查就不开出现深度合适、深度与样板相符。等不可量化的词句,从语音上看起来与样板深度相符就已经界定了深度要求,但如果仅从肉眼来判断,一个样板由不同的人来判断其深度并不是一个值,同时,相符,也有一个接经度,以及从负方向的接近度是多少。因为双方在进行正是加工前由于对产品技术的描述不清而发生的纠纷并不少见。如果对深度要求不严,也不能采用上面描述的方法、这时可采用浓度、时间、温度三合一的描述法,比如氢化纳90g/L——110gL,温度:80℃——90℃,时间:90s——100s。这里的三个参数一定是进行样品加工时对这3个条件的参数组合通过试验而得的,对于深度要求不高的产品,无法用深度描述,同时也不需要对其蚀刻进行物理检查,用这种表述方法是容易理解的,同时也便于操作。
下一篇:金属蚀刻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上一篇:蚀刻行业协会——PCMI
相关资讯
- 2019-11-125G手机散热解决方案蚀刻VC散热
- 2019-10-18南通卓力达消防演习 南通市通州区消防大队现场指导
- 2019-10-08卓力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 2019-10-08卷对卷蚀刻加工 0513-81601666
- 2019-09-24金属蚀刻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 2019-09-17工艺设计的可操作性要求
- 2019-09-09金属蚀刻原理
- 2019-09-09解读不锈钢蚀刻、铜蚀刻、铝蚀刻的区别
- 2019-09-03金属蚀刻液再生
- 2019-08-31蚀刻工艺流程